案例:酒后泡溫泉 越泡越頭暈
陳先生春節后把父親從北方老家接過來,想著多年沒在老人跟前盡孝,找了個周末陪著父親和妻兒到郊外爬爬山吃吃農家菜。好久沒見兒孫繞膝的老人家享受著眼前的天倫之樂,一高興便多喝了兩杯酒。飯飽酒足,大家提議去泡溫泉,于是便就近找了家溫泉酒店。
一辦好手續,老人家便興致勃勃地跟在小孫子后面,在一個池子泡了一會兒,又溜進另一個池子。沒多久,老人家就開始感到胸悶頭暈,但他不想掃大家的興,心想著自己一向身子硬朗沒什么大毛病,可能是一下子不太適應,于是沒太往心里去。又過了一會兒,老人家頭暈加重,從池子里起身時差點沒站穩,好在兒子扶住了,才不至于摔倒。
"不是說泡溫泉能促進新陳代謝嗎?泡一泡,酒氣不是散得更快嗎?"對于老人的疑問,工作人員答不上來,但聽說他剛喝過酒,馬上勸他先回房間休息,并再三叮囑他:沒休息好千萬別下水,以免再次出現頭暈發生意外。
專家解讀:飯飽酒足泡溫泉血管擴張易"盜血"
"酒足飯飽后去泡溫泉,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。"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科主任楊小紅教授分析稱,眼下這種忽冷忽熱的天氣本來就很容易著涼,而喝過酒之后人體血管擴張、毛孔疏松、散熱加快,會比較怕冷。這時若跳進溫泉池里,可加重血管的擴張,出現"盜血"的現象。
所謂"盜血",楊小紅進一步解釋稱:本來一個人體內四五升的血剛好能滿足正常的血液循環需要,如果喝多了酒還跑去泡溫泉,體內本來處于關閉狀態的那部分毛細血管不同程度地打開,全身有限的血液被分流到更多的分支血管里,而供給心腦血管的血量進一步減少,形象地說,本來應該流入心腦等器官的血這時就像"被偷走了"一樣。而供血一不足,就容易出現心腦血管意外。輕則容易感冒、犯暈,嚴重的還可能出現腦血栓、突發心梗。
剛吃飽飯也不能馬上跳進溫水池。因為飯后胃腸道里需要足夠的血液運行來保證正常的消化。如果馬上去泡溫泉,同樣會因為血被分流到更多的毛細血管里,造成胃腸道的血液供給減少,動力不足而出現飽脹感。雖然其危險性不像酒后泡溫泉那么大,但也可造成消化不良。
禁忌"蒙查查" "溫泉病"增多
乍暖還寒時節,一到周末跟家人或親友到郊外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踏青吃農家菜,玩累了找個地方泡溫泉,這是時下不少都市人青睞的休閑方式。但楊小紅指出,由于下水前不太了解禁忌,泡溫泉不得當也在不同人身上引發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,被通俗地稱為"溫泉病"。
比如,上述飯飽酒足后下水出現的"盜血"現象,還有因水溫高血液循環加快導致部分有心血管基礎病者血壓升高,出現胸悶、心慌,同樣還有頭暈等癥狀。
此外,有些人對時間不加控制,特別是在含有硫黃等酸性成分的溫泉中浸泡得太久,皮膚受刺激后角質層容易變薄、脫落,若加上不斷搓洗,皮膚的保護層被嚴重破壞,會變得更加干癢。有些人忍不住會用手去抓,抓破了皮出現感染易引起皮疹,導致毛囊炎,這類因泡溫泉所引起的皮膚病近年來也有所增多。
1.肚子餓的時候,不可以馬上泡溫泉,因為空著肚子泡溫泉很容易會頭暈,有想要吐及疲倦的情形。
2.如果坐了很久的車或是走了很遠的路,非常累,不可以馬上去泡溫泉,不然會越泡越累。
3.睡眠不足或是熬夜,如果突然泡溫度很高的溫泉,可能會發生休克或是腦部缺血的情形。
4.心情很興奮或是很生氣,心跳變快的時候,也不適合泡溫泉。
5.剛吃飽飯或是喝完酒,不可以馬上去泡溫泉,不然會有消化不良及腦溢血的情形。
6.營養不良或是生病剛好,身體很差時,千萬不可以去泡溫泉。
7.有心臟病、高血壓及有動脈硬化的人,在泡溫泉之前,要先慢慢地用溫泉擦身體,再泡溫泉,不可以一下子就去泡溫泉,這樣才不會影響血管的收縮。
8.有癌癥、白血病的人,不適合泡溫泉,因為容易刺激新陳代謝,使身體很快地變衰弱。
9.如果患急性感冒、急性疾病及傳染病的人,最好不要去泡溫泉。
10.女生生理期來時或前后,懷孕的初期和末期,最好暫時不要泡溫泉。
11.泡溫泉的時間,要用溫泉的溫度來看,太熱時不可以泡太久。
12.如果在泡溫泉的時候,感覺身體不舒服時,就應該離開,不可以繼續泡溫泉。
13.空間保持通風,室內注意空調溫度。
14.水溫以不超過40℃為宜,浸泡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十分鐘,若要長時間浸,必須每浸10分鐘便起來休息3分鐘,再下浴池。
15.容易失眠的,須避免過長時間浸泡溫泉,否則容易因精神亢奮而加重癥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