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泉養生是中國養生文化的一部分,早在五千年前的“神農”時代,人們就開始了對溫泉的認識與利用。人們所熟知的秦始皇建驪山湯、唐太宗撰《溫泉銘》、楊貴妃浴華清池、康熙及乾隆賦題溫泉詩,都記載了溫泉在古人養生生活中的地位與影響。
溫泉旅游休閑發展漸趨成熟,人們不禁又產生了新的思考。“溫泉水流向何處?”專業人士和溫泉經營者們對此展開了探討。多年來,養生這一傳統的溫泉使用功能依然被重視和關注,有些企業開始做溫泉養生。溫泉養生逐漸成為溫泉發展的新寵;打出溫泉養生旗號的企業不少,但真正做溫泉養生的不多,而做得好的就更少。
高溫浴時間不宜過長
根據我國的《醫療礦泉分類的標準》規定,含有一定濃度的礦物質(每升水含可溶性固體1克以上),含有特殊的氣體(如二氧化碳、硫化氫、氡等),以及含有一定量的化學成分(如鐵、溴、氟等)的溫泉,才會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。
專家指出,選擇真正的溫泉,并且泡溫泉的時間不宜過長。泡的時間能多長要看水的溫度。34℃~36℃是微溫浴,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,能平緩情緒;37℃~38℃是溫浴,能緩解血管痙攣、促進血液循環、消除皮膚緊張;39℃~42℃是高溫浴,能改善血液循環、增進新陳代謝。泡溫泉的時間以每次10~20分鐘為宜,若是34℃~36℃的微溫浴時間可稍長些,高溫浴就絕對不宜超長。
感冒泡溫泉癥狀會加重
很多人認為感冒后泡溫泉有助于緩解癥狀,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。若感冒癥狀較輕,僅有鼻塞、流涕等,沒有發熱等全身癥狀,此時泡溫泉的確能緩解癥狀。但當出現發熱、咳嗽、咽喉痛、流鼻涕、打噴嚏,并伴有全身乏力、食欲不振、肌肉酸痛,甚至腹瀉等癥時,因機體抵抗力下降,體溫上升可引起體內水分丟失。因此重癥感冒患者如果泡溫泉,溫泉中的水蒸氣可進一步導致體內水分丟失,嚴重的可引起脫水,出現頭暈、缺氧、咳嗽等癥狀加重的現象,甚至出現低血糖和暈厥。
泡溫泉出浴后如果不注意保暖,可能還會加重感冒的癥狀。有慢性疾病,如慢性支氣管炎、高血壓等患者更不適宜泡溫泉,因其可導致病情加重。因此,感冒后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多注意休息、多飲水、適當口服藥物。